少数民族节日最新文章
达努节
达努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每年农历5月29日达努节,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的节日,也叫“二九”节和“祖娘”节。这一天,人人穿上节日盛装,走村串寨访亲问友,互庆丰收。村村寨寨敲起铜鼓,人们跳舞唱歌,共享丰收的喜悦。达努节的来历 达努节是怎样过起来的呢?其中流传较广的传说有这么一个故事。据说是上古时候,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,生了一男一女。祖娘把他们养大成人之后,一天,把他们叫到跟前说:“孩子们,你们该自己劳动生活了。明天鸡啼三遍的时候,你们各自拿着农具,带着种籽,自己去开荒种地吧!” 第二天一早,兄妹 [达努节详情]
瑶族倒稿节
农历十月十六日倒稿节,是江华瑶族传统的欢庆丰收的日子。 这时,稻子、红薯、包谷、粟米等农作物都已收割完毕,瑶族人民把这二天定为“倒稿节”。在这一天之前,谁种谁收,不准乱割滥收,否则按乡规民约处以罚款。过了这天,任何人可以上山下田收捡成果,谁收谁得,不得干涉。 “倒稿节”这一天,人口多的大瑶寨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“斗牛赛”,选择大田垅或一块平地做赛场,牵一头膘肥体壮的水枯牛来到赛场,牛角上系一红绸结,吃完“倒稿饭”(一般是鸡、鸭、鱼、肉俱备,仅次于春节),寨上的男女老少和请来的客人,纷纷来到 [瑶族倒稿节详情]
大理三月街
大理三月街简介 大理三月街,又叫“观音市”。是大理白族一个古老的节日。每逢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,云南大理的苍山脚下便开始了“三月街”的活动。 相传,观音是在“三月街”这一天来到白族人民聚居的大理,在为白族人民制服了害人的魔王之后,又是在这一天驾着彩云升天离去的。 每当这一节日到来,白族照例要举行歌舞、射箭、赛马等活动。街期一般五至七天,人数最多的达百万以上,彝、藏、傈僳、纳西、怒、汉族等附近的其他民族也一同参加。 解放后,三月街变成为滇西各族人民物资交流、文艺会演、体育运动和群众联欢游乐 [大理三月街详情]
刀杆节是哪个民族的
刀杆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农历二月初八,是云南傈僳族的刀杆节。 提起刀杆节,还得从一个民间故事讲起。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,汉族和傈僳族都是一个母亲生下的亲兄弟。光荫往蕙,兄弟俩一天天长大了,俩人都娶了媳妇,生儿育女,打算要分家了。汉族大哥用石头打桩,号了一片土地;傈僳弟弟用草绳围山,也号了一片土地。谁知突然发生一场山火。,汉族的石桩倒是牢牢竖在地上,傈僳族的草绳却被烧成了灰烬。于是,傈僳弟弟围的土地找不到了,只好流落到边境上的原始森林里,过着猎狩为生的原始生活。他们毁林开荒,住山吃山,树也光了, [刀杆节是哪个民族的详情]
水族端节
过端,水族语叫“借端”,意为过年。水历以夏历九月为岁首,在夏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,每逢“亥”日,各地按习惯顺序先后举行,互相来往庆祝。聚居在贵州南部都柳江畔的我国水族人民,每到十月一日至三日,欢度本民族最隆重的端节。 清晨,水族地区村村寨寨彩旗飘扬,飞阁重檐的吊脚楼上挂起了皮鼓和铜鼓,芦笙的旋律和悠扬的水族山歌此起彼伏。穿着青、蓝两色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,从四面八方聚集于“端坡”周围,随着铜鼓、芦笙的节奏,跳起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铜鼓舞和欢庆丰收的斗角舞,欢度端节。 他们用刚收的新糯米煮成新米 [水族端节详情]